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
投票开启!快来PICK你最喜爱的校园文化品牌!
1/1
浏览量:
1

投票开启!快来PICK你最喜爱的校园文化品牌!

时间: 2024-12-05 21:36:25 |   作者: 产品中心

所属分类
产品中心
产品描述

投票开启!快来PICK你最喜爱的校园文化品牌!

 

  2024年4月下旬,学校启动第七届校园文化建设品牌评选工作。经各单位申报并组织初评,31项校园文化品牌入围,涵盖思想建设、讲坛论坛、科创实践、文化节庆、艺术校园、公益服务等类型。现开展网络投票,欢迎师生们为自己喜爱的候选项目投票助力,PICK你心目中最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吧!

  “研究生红色学讲团”成立于2020年9月,已传承四届,以“让青年人讲给青年人听,实现让青年影响青年”为目标,做好党的科学理论的青年化阐释。主要讲师共121名,均为研究生党员,来自29个学院,涵盖文、理、工、艺、医等不同学科,平均岁数25岁。讲师们从青年视角出发,结合学科背景,回应现实关切,建设“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人精神谱系”“科学家精神”等6个板块182门课程,校内外累计宣讲800余场,覆盖近10万人次。团队入选“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党史学习宣讲团”和“上海市大学生理论宣讲联盟”,5名讲师在上海市高校微课大赛中获奖,1名讲师荣获全国高校“百名研究生党员标兵”。“研究生红色学讲团”用青年的方式和语言讲好党的理论和故事,传递时代强音,展现了上大研究生的青春风采与情怀担当。

  上海大学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进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女性和先进集体,她们中有获得全国、上海市、市教育系统的巾帼创新领军人物、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巾帼文明岗、三八红旗集体、模范佳侣、最美家庭及优秀妇女工作者等称号的先进典型。为此,校妇委认真谋划,围绕挖掘“引”字内涵,充分的发挥宣传的“窗口效应”,综合运用大会表彰、图文展示、先进典型线上线下分享会等各种宣传形式,宣传好先进典型的生动事迹。通过多年努力,充分展示了新时代上大女性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风貌,提升了先进典型影响力,不断激励引领广大女性见贤思齐、奋发有为、争当先进,聚力谱写上大发展新篇章。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全方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2014年,学校首开“大国方略”,集聚名师大家,讲大课、传大道。从中国系列的20多门课程“点上开花”到各学段、各学院的所有课程“面上结果”,学校构建起国家级、市级、校级课程思政名师示范体系,着力塑造“大先生”,涵育课程育人校园文化。国家级、市级和校级三级教学名师在教师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和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学校获评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学校连续获评三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们铭记历史,正视民族发展历史,树立民族责任感,上海大学理学院先后与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四大纪念馆、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上海自然博物馆等红场馆共建育人平台,建立互利互惠、协同发展的人才培育新模式。品牌自2019年创建以来,每年近千人次前往四行仓库、静安文史馆等场馆开展志愿服务工作,50余位同学受聘为场馆讲解员,学生志愿服务及实践时长累计达3万余小时,荣获校级寒暑假社会实践优秀项目、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优秀志愿者、优秀志愿团队等多项荣誉,馆校合作共建基地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研学实践教育平台。

  “海星外语微党课”始于2017年,是外国语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创新平台,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探索新的方式来丰富学生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增加党组织活动的吸引力。将外语语言能力培养与党课知识讲授相结合,以全新的角度,提升学生们对党的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用第二语言讲党课(英语、日语、法语),提高党员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党员对党的认识。外语微党课将专业学习与党课相结合,同时开展学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联动交流。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以来致力于研究和宣传“渔阳里”。自2016年至今,学院与上海市党史学会、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委党校等单位共同连续举办了八届“渔阳里论坛”,受到党史学界高度评价,并多次被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报、解放日报等主流新闻媒体报道;吸引和凝聚了一批潜心以“渔阳里”等红色文化为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深耕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学术成果。该项目已成为上海市党史学会的品牌活动之一,取得了广泛而良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效益。同时,学院着力将“渔阳里”“红色学府上海大学”等研究成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以党史滋养上海大学青年学子。

  钱伟长学院:“大师引领、大平台支撑、大项目牵引”拔尖人才教育培训之钱伟长讲坛

  “钱伟长讲坛”是钱伟长学院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辐射全校师生的学科前沿交流平台、科学家精神传播平台。自2015年4月启动以来,每年举办近10场,邀请一大批院士、专家,介绍学科前沿进展和经济文化热点,放眼世界、放眼前沿,为学生构建完整、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已直接影响近万名师生。学生们得以近距离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治学风采和学术品味,营造了良好的“大师引领、学在伟长”的校园文化氛围。

  “上美研坛”研究生学术系列品牌始创于2019年,是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自主打造的研究生特色品牌活动,作为“五五战略”中新海派艺术的青年人才蓄水池,项目依托于学校学院的美术学科优势与资源,构建高水平、多向度的青年学术“共同体”。项目主要发挥青年学子“自导、自办”的主体作用,开展“研展会、研享会、研读会、研谈会”四个固定子栏目和“青年学术论坛”特色栏目,从学术引领、展览导读、经典研读、朋辈导学四方面,全力打造“思政引领、学术搭台、学生登台”的多维立体的思政领航,探索青年学者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真正的完成导学思政与科研育人的良互。“上美研坛”将持续开展联动院校、跨越地域的学术交流活动,着力打造长历时性、强活力的科研品牌。

  以“生涯领航、就业攀登”为理念、以“胸怀家国之情、规划青春之我”为主题,上海大学持续优化强引领、重内涵、广覆盖的一流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帮助学生立志向、明目标、善规划、勤行动。每年开展两次生涯导航季,打造了生涯体验周、职业规划大赛等品牌活动,形成了“攀登、海鸥、尚公、种子、助梦”特色指导项目,先后设立9家生涯教育与就业指导基地、32家学生职业生涯咨询特色工作室等,服务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职业生涯发展需求,旨在引导青年学生以真才实干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更高质量充分就业,活动累计每年服务学生约26000人次。2021年荣获教育部百个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

  “双创·材知道”创新创业论坛旨在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结合学科优势,通过名师讲坛、材子论坛、企业讲坛和校友讲坛等环节的有机串联,表彰在创新创业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形成了以创新性人才教育培训和科学技术创新为特征的系列活动。“双创·材知道”创新创业论坛自2011年创建至今,根据时代需求,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一直在升级形成了一体化的系列活动。在论坛中,学生可以与知名专家、教授、校友、优秀朋辈等进行交流和学习,获得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和启发,形成人才培养闭环。“双创·材知道”创新创业论坛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机会,也为创新人才培养生态构建作出积极贡献。

  全国高校“金法槌杯”模拟法庭大赛创办于2009年5月,赛事由上海市法学会、上海大学联合主办,上海大学法学院、律舟法律援助社承办。大赛已逐渐摸索出一套无底稿、无排练、真案例的实战型模拟法庭组织实施方案。近年来,大赛的影响力慢慢地加强,参赛高校不仅覆盖了长三角地区法学学科评估C+以上的大部分院校和所有开设法学专业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而且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知名院校参赛,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法治实践机会。第十八届大赛共90所高校队伍报名参赛,创历届大赛之最。大赛历经14年18届,累计近400所高校的1600余名学生参赛,辐射超万人,其中上海大学参与师生2000余人次,产生了较大的校园影响力。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绿萤”社会实践队成立于2021年12月,致力于将专业教育与服务祖国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打造“学科竞赛+专业实践+实习项目”特色实践育人品牌。自成立至今,在学院与广大校友的支持下,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连续3年举办上海大学水处理竞赛,开展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城市公园水生态健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等10余项特色社会实践项目,累计获4项校级寒暑假社会实践优秀(示范)项目、1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三等奖、1项挑战杯市赛银奖、2项挑战杯校赛金奖等奖项。

  “力与美”基础创新赛缘起于2018年,以积木搭建设计为主要赛题,旨在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与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激发科创兴趣、感受力学之美。2023年开始,“力与美”基础创新赛划分两个赛道,包含积木搭建设计赛和自由飞滑翔机竞时赛,由教务部、社区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共同主办,主要面向大一学生,每年吸引近200人去参加了,成为以力学为背景的系列科创趣味大赛。积木搭建设计赛中,参赛学生会进行前期的结构设计、搭建、测试,并在决赛当天现场搭建模型并做承重测试,荷重比大的队伍优胜。自由飞滑翔机竞时赛中,参赛选手以自行设计或在初始图纸的基础上改进的方式,完成橡筋动力/弹射自由飞模型的设计、制作、调试,并在决赛当天现场以飞行时长为标准展开评比。

  为多方展现早期上海大学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贡献,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原图书情报档案系)于2016年开始开展“上大记忆”系列本科生联合大作业项目,发挥专业优势,寻访、挖掘“上大人物”文献资料,讲述上大人物故事,传承上大精神,目前已完成五季。形成上大人物事迹档案文献寻访与推送、上大建筑铭牌记忆寻访与推送、上海大学校史馆志愿讲解服务、上大人物档案文献资源与平台建设、辅助教务部“课程记忆”建设的“4+1子项目”模式。组建校史馆志愿讲解服务队,持续开展校史馆讲解服务,累计45位志愿讲解员参与服务,开展讲解服务340余次,接待校内外团队290余支,服务受众达7500余人次,该项目多方位展现上海大学的历史记忆,讲好上大故事,赓续红色基因。

  “溯源撷英·校友风采”采访系列活动起源于2014年,是校友会推出的品牌活动,活动以线上、线下采访的形式,呈现校友形象风采,展示学校育人成果,提供模范榜样力量,增强校友-母校情感互动,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校友风采”采访聚焦有代表性的,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上大人”,累计推出100余期人物专访,创新“百年百人”等专题,以专栏形式在公众号、校园媒体和其他平台呈现。2014年至今,参与人数超1000人,影响人数超30000人。“校友风采”是校内学子拓宽视野的平台,也是联络校友与母校情感的纽带。十年来,40万字的采访文章记录了上大人的成长史,而“校友风采”中呈现的在各行各业扎根奉献的上大力量,也向社会发出了上大声音、展示了上大形象。

  上海大学不仅是一所有情怀、有担当、有梦想的大学,也一所浪漫的大学!白金婚、钻石婚、金婚夫妇们便是最好的写照。2007年,上海大学第一届金婚庆祝活动应运而生。此项活动每2年举办一届,至2023年共举办了9届,均作为当年敬老节压轴活动。前8届参与条件是小两口均为我校离退休教职工,结婚满50周年。8届金婚庆祝活动共惠及256对夫妻。2023年第9届将范围扩展到单/双方是学校教职工的夫妇,共为534对白金婚、钻石婚、金婚夫妇进行庆祝。2024年敬老节期间将举行第十届金婚庆祝活动,惠及金婚夫妇达到614对。

  自2018年首届举办以来,上海大学实验室安全文化月已连续举办了六届,累计参与师生20000余人次,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核心理念,以实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为重要目标,校院联动开展一系列针对性的讲座、培训、竞赛、评选、检查及应急演练等活动,旨在逐步提升我校广大师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强化安全防范能力,弘扬实验室安全文化,营造安全、和谐、高效的校园环境。通过举办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活动,广大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得到提升,学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取得成效,多次获得上海市教委的认可和表彰,获得包括实验室安全文化月优秀组织奖在内的多个奖项和荣誉,上海大学也在上海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会议上向兄弟高校分享了学校实验室安全文化建设探索经验。

  悉尼工商学院全球文化胜任力及交流传播训练营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培养中外学生的全球胜任力。该品牌活动包括悉尼工商学院跨文化训练营、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训练营、校史及院史知识日、探访上海、红色上海寒假实践项目、“讲好中国故事”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该品牌活动自2016年创立至今已经连续举办8年,累计超5000人次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了同学们对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全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国际视野和全球文化胜任力,同时也增厚学院的美学和文化教育底蕴,将中国传统文化和学院的国际化定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

  上海大学民族文化节是由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武装部)主办的品牌项目,自2019年起已举办四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传承弘扬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师生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民族文化节由民族文化展、文艺汇演、专题研讨三个板块组成,民族文化展和文艺展演通过现场体验的方式,让观众从舌尖和视觉上领略各民族文化的无限魅力;专题研讨会不仅促进了各高校之间民族学生工作经验的交流,也为进一步提升民族学生培养教育管理上的水准奠定了基础。

  上海大学国际文化风情展是校党委宣传部(文明办)与国际部(国际教育学院)联合主办的大型国际化活动。风情展于2007年首次创办,旨在“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推进校园多元文化建设”,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七届,吸引了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万名中外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平均每届有300余位留学生参展,策划30多个展台,他们通过表演、民俗活动、手工艺品展示、美食品尝等多种形式展现各自国家文化与民族风情。通过展示富有魅力的国际文化成果,更好地构建了上海大学国际化育人环境,营造了良好氛围,为高水平大学建设作出贡献。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春日”系列露天电影节由上海电影学院学生会倾情打造,旨在以电影媒介传播文化思想,以艺术赋能润泽学生心灵,以专业实践激发创新活力。活动于2016年首次举办,在延长校区持续开展,丰富拓展为“春日市集”“草坪音乐”“佳作放映”三大板块,吸引 5000+人次参与,相关推送阅读量累计过万,已成功展映《小城之春》《宇宙探索编辑部》等多部国内外优秀影视作品,打造了一场又一场艺术与趣味交融的视觉盛宴。活动有效搭建起促进各院、系交流的公共社交平台,起到以文化人,以艺育人的积极引领作用。

  上海大学通信学院一年一度的“青春领航·五四华章”班团风采展示暨荣誉表彰盛典于每年五四青年节前后璀璨绽放。活动围绕五四精神的弘扬与传承,旨在构筑一个多维度的舞台,展现各班团文化与青年的蓬勃朝气,迄今已有超过五千名青年在此平台上留下了青春足迹。活动从初时的院内班团风采展示,蜕变成长为一场集书院青年微演讲、各类班团荣誉表彰仪式、创意视频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青春庆典。近年来,活动形式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促进了青年群体间的深度交流与灵感碰撞,深刻诠释了青春的创新活力与时代的激扬旋律。

  上海大学青鸟剧社成立于1994年,由钱伟长老校长亲笔题名,是上海大学新合并组建后首批成立的学生社团。青鸟剧社秉持“我们给人以幸福,自己才更接近幸福”的社团宗旨,以话剧创作与演出为主要形式,积极打造“上大青鸟”话剧品牌,从中发现和培养校园话剧人才、丰富校园生活、繁荣校园文化、积极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30年间,青鸟剧社吸引来自全校各院系的社员数量总计超过1500人,涌现出了《长恨歌》《千里江山图》话剧金牌制作人黄一萍等优秀社友。社团累计出品包括《梦在上大》《壮志骄阳》等在内的150余部线万人次,并代表上海大学多次参加国内高校话剧展演、话剧比赛等大型活动,在校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泮池家长学校由校工会妇委与基础教育处联合主办,旨在搭建学校教职工与孩子一同成长的平台,通过开展针对性的亲子讲座、亲子活动,为营造教职工和谐家庭氛围、愉悦亲子关系提供更多的支持。截至目前,共开展了26期活动,包括聚焦上海新中考政策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儿童情绪发展与教育、如何突破与孩子的沟通困境、科创筑梦——中学生综评与科创、初中语文学习指导与小初衔接概要、中华射艺体验课、FCD橡筋动力小车制作比赛等。活动内容涵盖亲子关系、子女教育、子女素质拓展等。泮池家长学校发挥了工会妇委服务教职工的职能和基础教育处的专业优势,针对教职工需求开展活动,有助于缓解教职工在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方面的焦虑,部分教职工成为泮池家长学校的铁粉,每次活动发放的相关书籍等资料也对教职工自我成长有所帮助。

  上海大学地铁志愿者服务团队始创于2009年,由管理学院团委实践部组织管理、全校同学共同参与服务的志愿团队。服务队坚持党建引领、逐渐完备组织架构,为上大学子提供在7号线上海大学地铁站内服务的机会。服务队的志愿活动大致上可以分为站内日常志愿者和节日特别志愿活动。日常志愿者主要负责维护站内秩序,为乘客提供帮助;节日特别志愿活动主要负责在部分节假日,于地铁站内组织并且开展特别志愿活动,加强乘客、地铁与学校间的交流,塑造具有人文情怀的地铁文化环境。

  上海大学优质服务月至今已经举办了27届。每年,优质服务月持续一个月,活动丰富多样,全面展示我校服务保障水平。在优质服务月里,后勤保障部加强学习调研,开展各类业务培训和学习;探索管理模式,推动大部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强化劳动育人,引导师生亲身参与劳动;开展技术比武,积极组织开展形式新颖、具体有效的技术技能竞赛;办好实事工程,解决师生关心关切。

  上海大学大学生平安志愿者行动支队成立于2018年,现有志愿者1500余人,覆盖26个学院。支队围绕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反诈防骗、消防检查、禁毒预防、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活动,其特色亮点和工作成效得到市教委主管部门肯定,反诈工作获2023年度上海高校治安安全示范点;2024年3月获上海高校首批大学生消防志愿服务站挂牌;禁毒工作获2022-2023年度上海市禁毒志愿者协会禁毒志愿服务最佳组织、静安区优秀禁毒志愿者团队、静安区禁毒志愿者标兵等荣誉称号。工作事迹得到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

  同心志愿者“智力助残”志愿团队组建于2017年,以“为残疾人子女义务家教”为主要志愿服务方式,开展阳光助残项目,积极地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着力培育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学院协同肢残人协会通过岗前培训、精心备课等确保志愿团队的教学质量,培养志愿者280余人,累计为分布在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静安区等50余个受助家庭提供义务家教,服务超过2万小时。青年学子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同心志愿者“智力助残”志愿团队已连续6年获上海市肢残人协会颁发的年度“智力助残”优秀集体荣誉称号,是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的一张温暖名片,爱心接力棒在一届届机自学子的手中传递,不断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公益,成为有理想、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上大期刊屋成立于2009年,由上海大学期刊社与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科研管理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出版社期刊社党委联合打造,青年编辑志愿者负责运行管理。志愿者的学科背景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学科领域。成立15年来,期刊屋已在校内外建立实体期刊屋26个,赠阅期刊1万余册,开展系列讲座160余场,受众超过 7000人次。2023年至今,期刊屋开展“一对一”论文写作辅导,辅导学生近百人次,辅导的学生已发表论文10篇左右。期刊屋“刊学研”联动育人平台充分的发挥编辑队伍的育人和服务功能,面向师生需求,以实际行动为提升师生学术论文撰写水平贡献力量。

  匡迪书屋现位于钱伟长图书馆613室,毗邻“伟长书屋”,是“科学家书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部图书及藏品由徐匡迪院士捐赠,目前书屋收藏图书8000余册、藏品2000余件。图书、藏品涉及人文、社科、科技、钢铁、冶金、材料等领域。书屋除了为读者提供阅览和参观服务,还开设“讲堂”供校内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目前,“匡迪书屋”已成为上海大学的品牌与标志,前来参观、实践的校内外公众络绎不绝,形成了一定的社会效应,是传播科学家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科教育人的重要阵地。

未找到相应参数组,请于后台属性模板中添加